摘要
目的分析孕晚期超声检测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及静脉导管(DV)的血流频谱预测脐带绕颈胎儿窘迫(F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坪山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妊娠晚期(孕28周以上)脐带绕颈正常单活胎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嘱其3~7 d复查一次彩超,观察脐带绕颈情况,观察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后,采取改变睡姿使胎儿逆脐带绕颈方向转动的干预方式;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后胎儿UA、MCA及DV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脐带绕颈松解率,分娩期FD发生率;根据分娩期是否发生FD将对照组孕妇分为FD组和正常组,比较干预前两组孕妇胎儿UA、MCA及DV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UA、MCA的阻力指数(RI)及DV的分流率对脐带绕颈胎儿发生FD的预测价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胎儿UA的RI、搏动指数(PI)及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CA的RI、PI、S/D显著高于对照组,DV的分流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脐带绕颈松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娩期的F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FD组UA的RI、PI及S/D显著高于正常组,MCA的RI、PI及S/D显著低于正常组,DV的分流率、a波消失或反向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ROC曲线结果显示,且UARI、MCARI及DV分流率联合检测的AUC要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的AUC(P<0.05)。结论根据彩超结果采取改变睡姿的方式能够一定程度改善胎儿UA、MCA、DV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分娩期FD发生率,同时联合UARI、MCARI及DV分流率对分娩期FD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