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宗教的原因,儒家的礼学观念在美国汉学界传播初期不为大多数人认可,后随着世俗力量的强大,"礼"开始作为一种伦理思想被学者们所接受。芬格莱特用语言分析哲学阐释孔子的礼学思想,开创了用西方哲学架构"礼"的先河。南乐山在荀礼的基础上提出了"波士顿儒家"的概念,以实用主义的符号理论为桥梁,把儒家"礼"思想与西方哲学有机结合起来。南乐山认为,儒学作为一个"活的传统"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活力,可以对美国社会的现实问题给出解决方法,他希望通过"礼"来规范个人的行为,用礼的秩序来补充法律的秩序,以此来解决多元文化碰撞和自由主义危机所导致的混乱。
-
单位山东大学; 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