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薄肌功能性肌肉移植术后肌肉恢复的B超评价

作者:侯毅; 杨建涛; 秦本刚; 顾立强*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9, 42(02): 105-109.
DOI:10.3760/cma.j.issn.1001-2036.2019.02.001

摘要

目的 探讨B超在移植肌术后恢复定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因臂丛损伤接受股薄肌功能性肌肉移植35例,B超测定股薄肌横截面积(CSA),计算肌肉收缩率(CR)、肌肉体积变化率(MBR),并与肌力、关节活动度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22.4个月。移植后肌肉CR平均为(1.23±0.15),与肌力、关节活动度显著相关(P<0.01,r值分别为0.872和0.847),移植后肌力≥M4者的CR大于移植后肌力<M4者[CR分别为(1.35±0.10)和(1.09±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MBR> 1共17例,MBR<1共18例,MBR与肌力、关节活动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MBR>1与MBR<1的患者在移植后肌力、关节活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4和0.284 )。结论 B超测定肌肉CR可定量反映移植肌肉恢复;移植股薄肌CR增大提示肌肉收缩功能恢复较好。MBR可能不适合用作移植肌肉术后功能的评价。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