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不同变温(20℃/5℃、25℃/10℃、30℃/15℃和35℃/20℃)与盐分(0、100、200、400、600和800mmol/L NaCl)互作下囊果碱蓬(Suaeda physophora)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势的测定,探索其适应干旱区荒漠盐碱环境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囊果碱蓬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势均受到盐分与温度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种子萌发过程表现出了较高耐盐性。100mmol/L盐分条件下,20℃/5℃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势均高于25℃/10℃、30℃/15℃和35℃/20℃处理,800mmol/L盐分条件下,30℃/15℃和35℃/20℃处理下的萌发参数均高于20℃/5℃和25℃/10℃处理。回归分析显示,囊果碱蓬种子在20℃/5℃、25℃/10℃、30℃/15℃和35℃/20℃处理下萌发时,其耐盐适宜值分别为273、224、402和327mmol/L,极限值分别为774、803、1446和992mmlo/L。综上所述,根据耐盐适宜值、极限值及萌发速率和萌发势推断,30℃/15℃是囊果碱蓬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以上结果可为干旱盐碱环境中囊果碱蓬的种群重建、恢复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