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内镜治疗方案在处理胆总管巨大结石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江振宇; 党彤; 常志恒; 田继刚; 贾冬武; 胡淑清; 张玉萍; 孙丽茹; 孟宪梅*
来源: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 36(10): 13-17.
DOI:10.16833/j.cnki.jbmc.2020.10.004

摘要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治疗方案在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的疗效,以进一步优化胆总管巨大结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5年至2019年胆囊切除术后因胆总管巨大结石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患者130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5cm,数量1~5枚不等。分为三组,其中塑料支架置入溶石(塑料支架组)70例,机械(激光)碎石(碎石组)32例,鼻胆管置入后裁切成支架(鼻胆管组)28例,分别对比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第一次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结石大小和支架脱落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碎石组的手术时间较塑料支架组和鼻胆管组的长(P<0.01);塑料支架组和鼻胆管组手术时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碎石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塑料支架组和鼻胆管组(P<0.05),主要表现在术中术后十二指肠乳头或胆道出血和术后胰腺炎。第一次住院时间在三组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塑料支架组和鼻胆管组在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结石大小和再次ERCP术取石成功率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塑料支架置入溶石方法、机械(激光)碎石方法和鼻胆管置入后裁切成改良支架方法在处理胆总管巨大结石方面均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对于塑料支架置入溶石方法和鼻胆管置入后裁切成改良支架方法,机械(激光)碎石方法的手术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相对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 单位
    包头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