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樱桃小果病毒-1(Little cherry virus 1,LChV-1)甜樱桃分离物为试材,采用分子克隆及浓杆菌侵染等方法,初步研究了其基因组编码的P3.5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致病性特征,以期为研究植物病毒编码的小分子量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P3.5基因全长为96 nt,编码31个氨基酸,大小约3.5 kDa的跨膜蛋白。2)通过构建了带有GFP标签的荧光表达载体35S::P3.5-GFP,浸润本氏烟叶片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P3.5-GFP在细胞膜和细胞核膜均有分布。3)将P3.5构建到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以此获得异源表达载体的PVX-P3.5。将PVX-P3.5接种本氏烟,14 d后,发现接种PVX-P3.5的本氏烟新叶并没有出现典型的症状,同时接种PVX空载体的植株也仅有轻微的花叶、黄化,表明在PVX异源表达系统中,P3.5并没有明显增强PVX的致病性而诱导寄主植物出现严重的症状,暗示P3.5可能不是作为症状形成的致病因子在病毒的侵染中发挥作用。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枣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