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医院2018年上报的417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及其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OA不良反应上报系统对2018年自愿呈报的、有效的417例ADRs报告,分析患儿性别、年龄和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的品种、累及的系统/器官、关联性评价等相关因素和发生的特点。结果:417例有效ADRs报告中,其中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占39.33%;男-女患儿之比为1.9∶1,年龄介于7 d~17岁之间,即<1岁64例为15.35%,>1~4岁192例为46.04%,>4~8岁99例为23.74%,>8~17岁62例为14.87%;静脉途径发生率为66.67%,非静脉途径发生率为33.33%;排名前三的药物类别主要是抗感染药物(36.21%)、中成药(15.35%)和电解质、营养补充药物(8.39%)。结论:2018年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2017年,说明医院ADRs报告质量的不断提高,规范抗感染药物、中成药及营养辅助用药物在儿科临床的使用,多方位的采取措施,确保患儿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