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汉语时会受到母语干扰、过度泛化等主观因素的制约。然而,教师只能起到事后纠正作用,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客观因素(即教师、教材)是否能够将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本文主要探讨对外汉语中"了"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对教学策略和教材编排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