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典型社区生活垃圾产生特征与分类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徐波; 顾卫华; 白建峰*; 宋小龙; 庄绪宁; 赵静; 王景伟
来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2, 39(02): 91-97.
DOI:10.19570/j.cnki.jsspu.2022.02.001

摘要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是推动环境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政策推行以来,如何评估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效果及明确影响分类效果的因素成为了研究焦点。以北京市无清洁服务开放式小区、低容积率封闭式小区、高容积率封闭式小区、平房胡同等4种不同类型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全面分析了该地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现状、成效、基本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此次问卷调查的居民分布广泛于北京16个区,各年龄段分布较为平均,线上线下共收集到790份问卷。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从事职业、季节和垃圾回收站点工作人员等因素都会影响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在4个季节中,社区居民家庭在秋季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平均量最高,分别为954 g、699 g和344 g。定时定点采集数据表明,高容积率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准确度最高达90%以上,在不同类型社区中垃圾分类效果最佳,进而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实施提供基础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