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术前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诊断四肢及躯干皮肤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2例术前已行18F-FDG PET-CT检查的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方法,对PET-CT检查的淋巴结最大径、标准摄取值(SUV)最大值、PET-CT诊断意见分级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对原发灶Breslow厚度与PET-CT诊断意见进行关联分析,得出最佳界值。以最终的淋巴结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ROC曲线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诊断效果评估,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以性别、年龄、淋巴结最大径、SUV最大值、诊断意见、Breslow厚度作为自变量,以淋巴结病理诊断结果为因变量,行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诊断指标的独立性。采用ROC曲线分析和Log rank检验,分析Breslow厚度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最大径、SUV最大值和PET-CT诊断意见判断黑色素瘤患者淋巴结状态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786和0.816(均P<0.05),最佳界值分别为0.85 cm、1.45和2.5,以此界值判断黑色素瘤患者淋巴结状态的敏感度分别为71.4%、64.9%和72.1%,特异度分别为85.2%、88.7%和8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ETCT诊断意见对于黑色素瘤患者的淋巴结状态具有独立的诊断意义(OR=11.296,95%CI:2.550~50.033)。Breslow厚度判断PET-CT诊断意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4(P=0.042),最佳界值为4.25 mm。以此界值分组,Breslow厚度≥4.25 mm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4.25 mm组(P=0.006)。结论对于发生于四肢及躯干的皮肤黑色素瘤,18F-FDG PET-CT有助于评估病情及制订治疗方案,尤其对于原发病灶Breslow厚度≥4.25 mm的患者,推荐行18F-FDG PET-CT检查。对于最大淋巴结短径≥0.85 cm、区域淋巴结SUV最大值≥1.45的患者,应考虑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