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破”看汉语行为器物隐喻的特点

作者:杨海明; 邹煜珈
来源:当代修辞学, 2023, (02): 74-82.
DOI:10.16027/j.cnki.cn31-2043/h.2023.02.004

摘要

汉语“打破”隐喻的构成通常有:1)句子论元提取压缩事件六要素为SVO论元,构成“SV破O”框架;2)“SV破O”框架将进入的O器物化;3)“打破”隐喻构成取决于语言符号能否与客观世界“打破”的认知记忆形成关联。“打破”隐喻反映了汉语行为器物隐喻的选择性与适应性,这既是汉语“打破”隐喻的特点,又是汉语表达精细、生动形象的表现,也是汉语发展的动力之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