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下社会的符号表意过于复杂和泛滥,不是让人的身份更自由,而是要求当代人采用更多身份乃至异己的身份,整个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面临符号灾变的危机。当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并存被用来证明商业化俗文学与先锋文艺可以同流齐驱,后结构主义的"解构"被用来证明"五四"启蒙话语和20世纪80年代人的"主体"价值惨败,后殖民主义的对抗西方文化霸权理论被用来证明"中国特殊性"以放大本族传统,文化批判的声音就显得柔弱无力。赵毅衡在其新著中以他一贯的"形式-文化学批评"路径,强调知识分子应坚持真正的文化批判,以填补符号泛滥与意义匮乏之间的鸿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