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株猫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分析

作者:李慧敏; 李培德; 潘嘉臻; 马晓丹; 任大喜; 王华南; 冷超粮*
来源: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2, (24): 62-137.
DOI:10.13881/j.cnki.hljxmsy.2021.12.0308

摘要

为了探究浙江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就诊患猫鼻窦炎眶内感染的病原菌特点,试验采集患猫额窦、鼻腔、鼓泡部位的内容物,采用细菌分离纯化、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通过药敏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致病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仅从患猫鼓泡内容物中分离得到1株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ZJU2021。ZJU2021属于多重耐药菌株,对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多黏菌素B等5种药物敏感,而对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多西环素等30种药物耐药。ZJU2021菌株基因组全长为6 868 280 bp,含有6 426个基因;其中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等药物相关耐药基因48个;抗生素抗性基因61个,形成抗生素外排、抗生素靶向、抗生素灭活等耐药机制;毒力因子编码基因687个,其产物主要关于抗菌活性、铁摄取、调控系统、毒性蛋白等。ZJU2021毒力基因toxA和exoT与GenBank中的铜绿假单胞菌相应基因核苷酸相似性高于99%,其中toxA与从天津包装饮用水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TJ2019-022株(登录号为CP065865.1)位于同一分支上,且二者构成独立分支;exoT基因与北京、兰州等地分离的人源铜绿假单胞菌处于同一分支。说明本次分离得到的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其耐药基因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会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因此临床上应加强人兽共患细菌性疾病的监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