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战前的张静庐以一个“精明”而游离于政治场之外的出版家形象混迹于出版界,但自抗战始,他逐渐倾向中共立场。这与国民政府在战时实行的一系列文化审查制度有着紧密联系,国民政府通过出台针对出版物的原稿审查制度、成立垄断性质的出版机构、调控纸价等措施在政治舆论与经济掌控方面达成统制地位。在政治与经济双方面的压制下,客观上促使以张静庐为代表的中小出版机构与共党性质的三家书店——“读书”“生活”“新知”结成同盟,共同反抗国民政府“钳制出版自由”的系列手段。与此同时,张静庐自踏入出版界以来所坚守的“大众取向”出版经营策略,使其在达成与中共南方局的合作路线上具有先天性优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