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6S rDNA测序研究当归芍药散调控肠道菌群改善SAMP8小鼠认知能力的作用机制

作者:田小平; 夏军; 卫静雯; 彭伟; 淮文英; 游宇; 张天娥; 张佳缘; 黄巍*; 陈云慧*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28(24): 26-34.
DOI:10.13422/j.cnki.syfjx.20221909

摘要

目的:基于16S rDNA测序研究当归芍药散(DSS)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SAMP8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7月龄SAMP8小鼠分为DSS低、中、高剂量组(14.4、28.8、57.6 g·kg-1·d-1)及模型组,另取6只同月龄SAMR1小鼠,为正常组。连续给药8周后,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小鼠粪便肠道菌群的变化;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定位航行与空间探索能力;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p-Tau)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α多样性降低、β多样性明显改变;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象限次数和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减少(P<0.05);CA1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Aβ和p-Tau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DSS干预后,各组小鼠肠道菌群α多样性均增加,中、高剂量组β多样性与正常组相似、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佳;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丰度明显增加(P<0.05),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丰度明显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乳酸杆菌等菌属丰度明显增加(P<0.05),拟杆菌、幽门螺杆菌、理研菌、副杆状菌、萨特氏菌、黏液性菌等菌属丰度明显降低(P<0.05);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象限次数和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5);尼氏小体数量明显增加(P<0.05),Aβ和p-Tau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黏液性菌、拟杆菌和萨特氏菌菌属丰度与SAMP8小鼠认知能力呈负相关,乳酸杆菌和Butyricimonas菌属丰度与SAMP8小鼠认知能力呈正相关。结论:DSS可改善SAMP8小鼠认知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群落组成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