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周瑾; 周世崇; 李佳伟; 王宇; 陈雅玲; 王芬; 智文祥; 陈敏*; 常才
来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9, 28(11): 971-975.
DOI: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9.11.009

摘要

目的 研究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及超声特征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9月术后病理为单发PTC的患者,评估患者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及原发PTC病灶超声特征,包括病灶最大径、位置、纵横比、是否紧贴甲状腺包膜、回声、边缘、声晕、微钙化等,将其分为LLNM阳性组及阴性组,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最后用ROC曲线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 1 174例患者中,125例(10.6%)LLNM阳性,其中10例为跳跃性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前Tg、TGAb、CLNM、病灶最大径、位置、紧贴甲状腺被膜、回声、纵横比、声晕、微钙化为LLNM的相关因素(P<0.05);二项逻辑回归分析显示:CLNM、病灶最大径(>10 mm)、微钙化、位置(上部、多部位)为LLNM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AUC 0.865,敏感性88.0%,特异性75.2%,准确性76.6%。结论 单发PTC患者存在CLNM、病灶较大、位于甲状腺上部且存在微钙化为LLNM的独立危险因素,该列线图模型可尝试临床应用。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