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西方地理学的重要流派,人文主义地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相对乏力,在中国相关研究则更为迟滞。缺乏人文主义也使现实世界陷入多重危机。2022年,人文主义地理学奠基者段义孚的逝世使我们思考其思想遗产的问题,在中国如何发扬和实践人文主义地理学变得尤其重要。无论对于学术、实践或生活,如何朝向人文主义已成为义孚之后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重新梳理段义孚的学思历程及其与地方的关系,发现人文主义是学术与地方、自我与世界、思想与实践交互塑造的产物,它不仅是一种世界观,更是超越现实世界的探索与行动。朝向人文主义世界的主要路径在于构建真实自我与世界的关联,探寻地方价值与普世主义的平衡点,走出狭隘的学科本位主义以及超越凡俗生活的渴望与努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