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2007—2019年南京市居民宫颈癌死亡特征及过早死亡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变化趋势。[方法]通过南京市全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南京市户籍居民宫颈癌死亡病例。计算宫颈癌粗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中标死亡率)、累积死亡率(0~74岁)、截缩死亡率(35~64岁)和YLL。中标率采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进行标化。应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宫颈癌死亡率、YLL率的变化趋势,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结果] 2007—2019年南京市宫颈癌死亡1178例,粗死亡率为2.81/10万,中标死亡率为1.40/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19%,截缩死亡率(35~64岁)为3.82/10万,中位死亡年龄为57岁;2007—2019年南京市宫颈癌粗死亡率、中标死亡率、累积死亡率(0~74岁)和截缩死亡率(35~64岁)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7.50%、4.03%、5.18%、5.45%,P均<0.05)。2007—2019年宫颈癌死亡率呈现双峰分布,50~岁组为第一个高峰,80~岁组为第二个高峰,年龄别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AAPC=7.50%,P<0.05)。南京市宫颈癌粗死亡率和中标死亡率均为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且农村地区粗死亡率和中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7.90%、4.51%,P均<0.05)。2007—2019年南京市宫颈癌平均YLL为2 843人年,粗YLL率呈显著上升趋势(APC=6.26%,P<0.05)。[结论]南京市宫颈癌死亡率有明显年龄和城乡分布差异,提示可根据高危人群特征逐步推进早诊早治工作,减轻个人和社会的癌症负担。
-
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