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扩散加权成像在提高直肠癌内镜活检阳性率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06-01-2013-12-3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因内镜下高度怀疑直肠癌而首次内镜活检却没有发现癌组织的病例40例,再次内镜活检前行MR常规序列及扩散加权成像(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序列检查。通过分析MR常规影像及ADC图,对活检部位进行定位,共分为MR常规定位、MR ADC定位。再次内镜活检时,先单独根据内镜影像(内镜定位)进行1次钳取活检组织,然后再分别根据MR常规定位、MR ADC定位各进行1次取活检组织。分析3种定位方式下活检阳性率,以及定位一致性对于两种MR定位方式的影响。所有病例最终均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结果 MR常规定位、MR ADC定位、内镜定位分别发现阳性21例、28例、17例,阴性19例、12例、23例,阳性率分别为52.5%、70.0%和42.5%。3种定位方式之间整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常规定位和MR ADC定位、MR常规定位和内镜定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 ADC定位和内镜定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2例经两种MR定位方式确定的活检方向不一致。当活检方向不一致时,MR ADC定位的阳性率63.6%(14/22)大于MR常规定位的阳性率22.7%(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影像有利于提高直肠癌内镜单次活检的阳性率,以扩散加权成像的价值更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