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沉陷对地表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作者:杨志文; 刘文锴*; 胡青峰; 闫安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1(05): 53-72.
DOI:10.19760/j.ncwu.zk.2020063

摘要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但是煤矿开采导致的矿区沉陷对地表生态环境尤其是土壤水的分布以及储量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通过对山西省阳泉市矿区进行不同深度、不同位置的土壤采样,得到其土壤水分数据,分析矿区沉陷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煤矿区深度在(0,160] cm范围内的土壤含水量呈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2)沉陷区的土壤水分变化具有显著的垂直分带性,分为水分快速变化层(0,40] cm、水分相对活跃层(40,100] cm、水分趋于稳定层(100,160] cm;(3)在距地表40 cm的土壤水分分布中,(0,10] cm范围的土壤含水量在沉陷区和对照区之间的差异较小,而在(10,20] cm、(20,30] cm和(30,40] cm深度范围的土层,沉陷区土壤含水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区的,其中(30,40] cm深度范围内沉陷区与对照区之间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最大,达到2.96%;(4)在(40,160] cm深度的中深层土壤中,沉陷区土壤含水量仍然较对照区的高,且两者间差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这种差异在(100,120] cm、(120,140] cm、(140,160] cm 3个深度范围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