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前个体化评估以及术中内听道处理策略。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的149例听神经瘤患者,术中常规磨开内听道后壁处理内听道内肿瘤95例(磨开内听道组)和掏刮法处理内听道内肿瘤54例(掏刮组),记录肿瘤切除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价面神经功能。结果 磨开内听道组肿瘤全切除37例(38.95%)、近全切除30例(31.58%)、次全切除和大部切除28例(29.47%),术后6个月H-B分级Ⅰ~Ⅱ级47例(49.47%)、Ⅲ级22例(23.16%)、Ⅳ~Ⅴ级23例(24.21%),并发症发生率占比脑脊液漏5例(5.26%)、颅内感染9例(9.47%)、肺部感染13例(13.68%)、下肢肌间静脉血栓6例(6.32%);掏刮组肿瘤全切除12例(22.22%)、近全切除22例(40.74%)、次全切除和大部切除20例(37.04%),术后6个月H-B分级Ⅰ~Ⅱ级者21例(38.89%)、Ⅲ级16例(29.63%)、Ⅳ~Ⅵ级17例(31.48%),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4例(7.41%)、肺部感染7例(12.96%)、下肢肌间静脉血栓3例(5.56%);两组肿瘤切除率(χ2=0.902,P=0.342)、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χ2=0.282,P=0.594),以及颅内感染(χ2=0.185,P=0.667)、肺部感染(χ2=0.015,P=0.901)和下肢肌间静脉血栓(χ2=0.035,P=0.851)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磨开内听道后壁是处理内听道内肿瘤的首选方式,掏刮法可以作为经过严格术前评估后的补充选择。

  •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