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学生进行诗歌鉴赏,说到《鹿柴》中以动衬静却不知如何解释。同学帮忙解围:学生1说,"人的声音在寂静的空山中越发显得响,山静可知";学生2说,"当声音渐渐消失时,就是空山愈发安静时,有无声音的对比使得山静突出"。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是感慨。原以为只能从有声音的角度思考"以动衬静"之逻辑的。看来我的角度过于单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