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誉往往是伴随高溢价出现的。众所周知,2014年之后由于经济形势估计乐观,大量收购合并存在高溢价。但随着2018年以来经济持续下滑和收购合并对赌协议的集中到期,大量上市公司开始针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固然存在真实的商誉减值,但也不乏趁此机会对利润进行修饰和调整的"大洗澡"嫌疑。监管部门业已发声,要求应将商誉作为2018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重点和高风险领域。基于此,有必要重新探讨商誉目前会计处理方法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