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肝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MIF、免疫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4年1日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50例,其中行腹腔镜肝切除术24例(腹腔镜组)和开腹肝切除术26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总时间、镇痛剂使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疗效指标,以及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1天、第5天的静脉血清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两组的手术期总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镇痛剂使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的手术总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第5天,腹腔镜组血清IL-1β、IL-8、IL-10和TNF-α水平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开腹组仍处于高水平状态(P均<0.05);两组MIF水平无明显差异,但腹腔镜组比开腹组能较快地降低MIF水平。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临床效果可靠,且能较快降低血清恶性肿瘤指标,减少刺激机体的免疫学炎症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