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拉善地块是一个被造山带和断裂带围限的前寒武纪微陆块,其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性质和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根据笔者最近在阿拉善地块东部地区获取的研究资料,结合阿拉善地块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阿拉善地块东部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性质和归属进行了讨论,认为阿拉善地块东部地区出露的2.64 Ga的斜长角闪岩和~2.5 Ga的TTG片麻岩,明确指示阿拉善地块东部也存在新太古代变质基底。这些新太古代变质岩石的锆石Hf同位素模式年龄主要集中在3.38~2.88 Ga之间,与阿拉善地块东部的叠布斯格岩群和巴彦乌拉山岩群中古元古代锆石的Hf模式年龄(3.4~2.6 Ga)一致,表明阿拉善地块东部经历了古太古代晚期—新太古代早期的陆壳生长事件和~2.5 Ga的岩浆-变质事件。此外,阿拉善地块东部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还记录了2.3~2.0 Ga的岩浆事件和~1.95 Ga、~1.85 Ga的岩浆-变质事件,与阿拉善地块西部和华北克拉通变质基底具有相似的地壳演化历史。对比分析锆石年代学数据和Hf同位素组成的结果表明,阿拉善地块东部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所记录的古元古代中晚期岩浆-变质事件与孔兹岩带极为相似,指示阿拉善地块很有可能在古元古代时期作为孔兹岩带的西延部分卷入到了这一古元古代造山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