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新品种产量与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作者:戴宝生; 卢华平; 李蔚; 黄晓莉; 闫振华; 张华崇; 赵树琪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6, 55(24): 6385-638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4.017

摘要

为了揭示主要数量性状对湖北省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产量的影响规律,采用相关、通径、主成分和回归分析方法,对2011-2013年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67个棉花品种的产量及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数量性状中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苗期病指(97.09%);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铃数(r=0.31)、衣分(r=0.32)、霜前花率(r=0.37)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果枝、病指和铃重因子;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2.14%。建立了棉花产量与生育期、第一果枝节位、单株铃数、铃重、衣分的多元回归方程,达极显著水平,可用此回归方程来预测产量,回归系数代表该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表明铃重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进入回归方程的5个数量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排序为单株铃数(Py8=0.452 2)>铃重(Py9=0.368 6)>衣分(Py12=0.325 9)>第一果枝节位(Py4=0.173 3)>生育期(Py1=0.169 9),表明棉花育种和栽培必须保持结铃性和铃重同步提高,同时兼顾衣分和生育期。

  • 单位
    农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