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盈江县中缅边境地区中华按蚊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作者:林祖锐; 蔺应坤; 郭祥瑞; 杨捷; 李仕刚; 董朝良; 陈立飞; 周先华; 管贵琴; 孙晓东*
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2, 33(03): 430-433.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中国-缅甸(中缅)边境地区中华按蚊成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当地疟疾消除后防止再传播提供媒介控制依据。方法 在盈江县2个边境乡各选择1个调查点(牛棚),采集未吸血中华按蚊成蚊并带回实验室,于第2天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蚊接触筒诊断剂量法测定其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每剂量杀虫剂重复测定3次,分别计算60 min击倒率、半数击倒时间和24 h校正死亡率,χ2检验比较2个调查点试虫24 h校正死亡率差异。结果 2020年9月,共测定5种杀虫剂7个剂量,盈江县中缅边境地区中华按蚊成蚊对高效氯氰菊酯(0.05%、0.25%和0.5%)、高效氯氟氰菊酯(0.05%)、溴氰菊酯(0.05%)、马拉硫磷(5%)和残杀威(0.1%)的平均24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8.62%(抗性)、53.07%(抗性)、61.22%(抗性)、42.03%(抗性)、42.86%(抗性)、96.37%(可疑抗性)和60.96%(抗性),铜壁关乡试虫24 h平均死亡率均高于弄璋镇,2个调查点试虫对每剂量杀虫剂24 h校正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盈江县中缅边境地区中华按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普遍产生抗性,部分地区中华按蚊对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敏感。该县应定期开展杀虫剂抗性监测,采用杀虫剂混剂、轮换使用杀虫剂和物理灭蚊等综合灭蚊措施,延缓杀虫剂抗性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