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间接测热法指导特重度烧伤患者营养治疗, 探讨该方法对患者营养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匹配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6月13日至7月31日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13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中受伤的1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为测定组, 该组患者均应用代谢车间接测热法(indirect calorimetry, IC)每周1次测定能量需求, 据此指导营养干预。同时纳入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8例特重度烧伤患者为公式组, 该组患者均使用第三军医大烧伤营养公式(KJ/d=4104×体表面积M2+105×烧伤面积%)估算能量需求。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6周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绝对值等营养相关指标。以死亡为终点事件, 使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测定组和公式组入院时各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定组入院后第1、2、3周白蛋白[(32.79±3.88)、(33.71±5.42)、(35.56±10.09)]g/L均高于公式组[(25.69±5.76)、(25.70±5.29)、(29.26±5.40)]g/L。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定组入院后第1、2、4、5、6周视黄醇结合蛋白[(28.71±12.24)、(27.71±13.02)、(34.6±11.24)、(45.09±15.90)、(46.11±10.82)]mg/L, 均高于公式组[(11.06±10.99)、(17.08±12.06)、(17.73±14.11)、(21.56±13.26)、(21.60±13.43)]m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周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定组生存率为80.0%(12/15), 公式组为55.6%(10/18)。使用Breslow检验, 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使用IC法测定能量需求指导特重度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可以早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利于提高早期生存率。
-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