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分析菌群变化规律,发现显著改变的细菌。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和CLP组,CLP组再分为术后6、12、18和24 h组,共5组(n=8)。取大鼠回肠和结肠粪便,提取DNA,PCR扩增后,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观察菌群结构变化,在Quantity One软件上分析凝胶条带,对肠道菌群结构进行分析,对改变明显的条带割胶、测序、鉴定其细菌种属。结果:脓毒症大鼠回肠菌群从6 h开始改变,18 h变化最为显著,至24 h开始接近恢复正常,改变较为明显的是大肠杆菌增殖,乳酸菌和毛螺旋菌科细菌减少;结肠菌群在6 h后出现差异性,以12 h最为显著,到24 h仍未恢复正常,特征性的改变是大肠杆菌和口腔普雷沃菌增加,乳杆菌减少。结论:脓毒症发生后,大鼠回肠和结肠的菌群发生显著改变,不同肠段的菌群变化规律不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