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学翻译最活跃的时期,大量西方文学经翻译涌入中国的大门。1902年,梁启超首先将《哀希腊》领进国人视野,旨在召唤国民精神。之后多位名家先后译出《哀希腊》,掀起了拜伦"中国化"的热潮。以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胡适、闻一多的五个译本为中心,可从中窥见中国"五四"前后诗歌翻译中的微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