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血栓形成产妇组与未形成血栓组凝血指标和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寿光市人民医院产科剖宫产术后发生血栓栓塞患者共24例(病例组), 未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孕产妇24例作为对照组, 分析两组常规凝血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病例组中凝血形成时间(K)、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分别为(1.29±0.46)min、(70.9±4.23)mm、(2.96±1.26), 与对照组相比, K值缩短、MA增宽, 凝血指数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2、-5.366、-2.583, 均P<0.05);病例组凝血反应时间(R)、凝固角(Angle)值分别为(4.18±1.1)mim、(70.28±5.05)deg, 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传统凝血指标比较, 病例组纤维蛋白原(FIB)为(4.09±0.52)g/L, 低于对照组, 凝血酶时间(TT)为(15.4±1.31)s, 较对照组延长,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7、-2.480, 均P<0.05), 两组中D-二聚体( DD)、凝血酶原时间( PT)、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血小板(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凝血检查, 血栓弹力图在评估术后血栓形成风险中更有优势, 能及时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值得临床推荐。

  • 单位
    寿光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