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培育种和杂交育种对籼稻产量相关性状选择效果及比较分析

作者:李二敬; 刘凯; 杨国才; 李三和; 陈志军; 周雷*; 游艾青*
来源: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 35(04): 1-23.
DOI:10.14069/j.cnki.32-1769/s.2018.04.001

摘要

为了分析花培育种与杂交育种2种方法对籼稻恢复系产量性状选择效果,以恢复系R7272和香5为亲本,采用花药培养和传统杂交2种方法培育获得新品系,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获得的新品系的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花药培养育种的平均产量介于2个亲本之间,稍低于9311,但显著高于杂交育种。2)在品种选择过程中,选择结实率高,有效穗多,同时兼顾穗粒数、穗长和千粒质量的品种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在适当增加株高和生育期,保证结实率的同时,协调好穗数、穗长和穗粒数之间的矛盾,应该是提高当前中稻产量的育种方向。3)选择遗传距离适当、优势性状互补的双亲,通过提高花药培养效率,得到花培大群体并进行精细鉴定筛选,是当前加快育种速度、提高水稻育种水平的又一个突破口。

  • 单位
    武汉大学;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长江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