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招募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DFSP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且随机分为MRI功能成像组(影像资料包含CT平扫+增强、MRI平扫+增强、DWI)与MRI常规成像组(影像资料包含CT平扫+增强、MRI平扫+增强);2组均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Medraw,通过CT与对应MRI图像配准[MRI功能成像组与DWI图像配准,MRI常规成像组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图像配准],进行肿瘤边界勾画,形成DFSP三维肿瘤模型,完成皮肤肿瘤三维可视化报告,辅助设计手术切除方案。收集2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随访复发率及术区美观满意度评价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招募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完善的DFSP患者34例,平均年龄(36.56±13.07)岁,肿瘤发生部位包括腹壁10例、胸壁9例、颌面部4例、大腿及肩部各3例、臀部及腰部各2例、足部1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25±0.92) cm。MRI功能成像组和MRI常规成像组各纳入17例患者,2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病例平均随访(9.97±7.82)个月,MRI功能成像组患者肿瘤复发率(0)显著低于MRI常规成像组(29.4%),且MRI功能成像组的术区美观满意率(100%)显著高于MRI常规成像组(7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WI对于DFSP肿瘤边界判断较常规MRI更有优势,基于DWI的术前影像规划对降低DFSP复发率及提高术区美观度有一定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