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某相邻两县基本医疗保险由县区统筹向市级统筹转变过程中,补偿政策调整差异的"准实验",基于全样本的微观住院支出与医保报销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和估计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研究结果显示,医保补偿比率提高导致住院费用显著上涨,抵消了报销费用提高的部分,使患者自付支出并未显著降低。医保目录内外费用结构、医疗机构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异质性分析表明,乡镇级、县级、市级等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费用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乡镇级费用效应最强,其次为县级和市级。从需方角度看,需求价格弹性的非线性特征、就医交通成本、年龄分布差异等均有助于解释上述异质性。从供方角度看,提高保险补偿比率后,医保目录内外费用结构的变化、县内和县外、慢性病和非慢性病之间的费用效应差异均揭示了供方道德风险。
-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