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制备土木香内酯(ATL)生物黏附微球,对其进行质量表征、体外释放机制研究以及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药效学评价。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ATL生物黏附微球,并对其进行形态、粒径、黏附性、包封率、载药量、X射线衍射(XRD)以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一系列表征;测定其体外释放度,进行方程拟合,探讨释药机制;以■唑酮诱导大鼠UC模型,研究ATL生物黏附微球结肠溶胶囊对UC的治疗作用。结果 ATL生物黏附微球扫描电镜下圆整,表面粗糙且存在溶剂挥发后留下的大量微孔;粒径为(205.95±2.72)μm;黏附性为(91.33±2.52)%;包封率为(95.54±0.62)%;载药量为(42.62±0.29)%;XRD和DSC结果表明,ATL大部分以无定型分子状态分散于微球中;体外释放24 h可达89%,为扩散与溶蚀共同作用,以扩散为主;装入结肠溶胶囊给药后,可显著改善UC模型大鼠体重下降、便血、拉稀、结肠缩短、脾脏水肿等症状并缓解UC模型大鼠的结肠病理损伤,显著减少UC模型大鼠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提高炎性因子白介素-4(IL-4)与白介素-13(IL-13)的表达。结论 制备的ATL生物黏附微球载药量高,将其装入结肠溶胶囊口服后,提高了炎症部位的局部给药浓度,对UC模型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 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