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传统蒙医临床应用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肯定,但其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对大鼠骨关节炎的修复过程,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8周龄SD大鼠,采用单侧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溶液建立骨关节炎模型。造模2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6只)灌胃给予生理盐水,低、高剂量组(各12只)分别灌胃给予蒙药额尔敦-乌日勒1.4,2 g,3次/d。连续给药2,4周后,取大鼠血液样本、关节软骨及关节周围骨质,检测软骨代谢标志物(软骨寡聚基质蛋白、蛋白聚糖)、骨代谢标志物(骨碱性磷酸酶、硫酸盐角蛋白)、炎性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脂代谢标志物(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相关因子的变化,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给药2,4周后的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寡聚基质蛋白、蛋白聚糖及关节周围骨质中骨碱性磷酸酶、硫酸盐角蛋白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5,P <0.01,P <0.001),其中以高剂量组降低更显著;(2)给药2,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降低(P <0.01,P <0.00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升高(P <0.05,P <0.01,P <0.001),其中以高剂量组改善更显著;(3)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表层有较大缺损区,组织结构不明,炎症细胞浸润严重;低剂量组给药2周后大鼠膝关节软骨表面粗糙,细胞排列紊乱,软骨结构改善不明显,给药4周后大鼠膝关节软骨炎性细胞减少,结构有所恢复;高剂量组给药2周后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结构较清晰,炎症明显减轻,给药4周后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结构更清晰;(4)结果表明,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有较好的抗炎及改善软骨代谢等功效,对大鼠骨关节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