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决策树模型与逻辑回归探讨川崎病(KD)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IVIg耐药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并经规范治疗且随访记录完整的310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IVIg耐药的发生情况分为耐药组与敏感组。分别构建逻辑回归模型与CHAID决策树模型分析IVIg耐药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比较模型的效能。结果 310例KD患儿中,出现IVIg耐药63例(20.3%),与IVIg敏感组相比,IVIg耐药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显著升高(P<0.05),10 d后开始使用IVIg,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心包积液、侧支血管形成的人数更多(P<0.05),血小板计数、血钠水平显著降低(P<0.05)。决策树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 6(95%CI 0.862 3~0.974 8),逻辑回归模型为0.855 9(95%CI 0.775 9~0.935 9),两种模型区分度均良好,但CHAID决策树模型分类效能更优(Z=9.191,P<0.001)。结论 KD患儿发生IVIg耐药的主要高危因素包括TBIL≥1.46 mg·dL-1、CRP≥94 mg·dL-1、BNP≥1 450 pg·mL-1和SF≥148μg·L-1,其中TBIL和BNP是重要的影响因素。CHAID决策树模型可精确地识别早期IVIg耐药,为预防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提供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