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与南方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表型及其遗传特征,为掌握两块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病原学特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国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和南方家鼠鼠疫疫源地内分离的412株鼠疫菌,对其进行糖醇酵解实验、毒力因子鉴定、DFR分型和CRISPR分型研究。结果 两块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生化型呈明显的地区性分布特征,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被分为5个生化型;南方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生化特性较为稳定,只有1个生化型。两块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绝大多数能产生毒力因子Fl和PstI,其中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70.53%(201/285)菌株为VW阳性,Pgm阳性菌株占75.09%(214/285),Pgm阴性菌株占20.00%(57/285),Pgm混合型菌株占5.26%(15/285);南方家鼠鼠疫疫源地37.80%(48/127)菌株为VW阳性,Pgm阳性菌株占29.13%(37/127),Pgm阴性菌株占58.27%(74/127),Pgm混合型菌株占12.60%(16/127)。DFR分型发现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包括22种基因型,其主要基因型为5、7、8、10、19、32、49型;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DFR基因分型相同,均属于9型。CRISPR分型发现,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所有菌株分为7个CRISPR基因簇14个CRISPR基因型,主要基因型为G7、G22、G26-a1’、G22-a1’;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CRISPR基因型均为G30型,其基因簇为Ca8。结论 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表型和基因型多样,地理分布特征明显;南方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表型和基因型单一,因此采用DFR、CRISPR基因分型方法结合表型特征可有效地鉴别两块疫源地鼠疫菌和满足鉴定溯源研究的需求。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