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为余甘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当前市场流通余甘子共计30批,提取直径、厚度、粒重、表皮颜色L*,a*,b*值为外观指标进行量化测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的含量,利用描述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确定各鉴别主征重要程度,探索外观指标与内在成分的相关性,制定余甘子商品等级划分标准,运用肝癌HepG2细胞实验验证其科学性。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表皮颜色L*,a*,b*值与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呈极显著负相关(|r|>0.5,P<0.01),与没食子酸相关性不强(|r|<0.1),综合考虑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结果及没食子酸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余甘子质控指标,最终确定表皮颜色L*,a*,b*值、没食子酸含量作为分级指标;根据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当同时满足表皮颜色L*<44,a*<7,b*<10,没食子酸含量>1.6%可判定为一等品;当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判定为二等品。肝癌HepG2细胞实验表明一等品半抑制浓度(IC50值)低于二等品。此外,利用表皮颜色L*,a*,b*值制定比色卡,为余甘子商品等级的现场评价提供了可视化工具。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余甘子商品等级标准,有利于引导余甘子商品市场流通分档议价、优质优价。
-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