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问卷方式探讨网络亲密关系与现实亲密关系两类人群在关系满意度、害羞程度、共有关系程度上的差异。第二部分通过自行设计的游戏实验探讨影响害羞个体开展网络亲密关系的网络特性因素。方法 本研究第一部分在宁波某高校选择学生90人,发放自编问卷、害羞问卷、共有关系问卷。通过对自编问卷中亲密关系方式的差异选取网络亲密关系组和现实亲密关系组。比较两组被试在害羞程度和共有关系程度上的差异。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等分析。本研究第二部分在宁波某高校选取470名被试,采用害羞量表筛选出高于全国常模27%的高害羞被试90人。采用java软件编程网络亲密关系互动游戏,考查害羞被试在游戏中的亲密行为和拒绝行为。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分别为匿名性、虚拟性、瞬时性,因变量为亲密行为(实施、拒绝)。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卡方检验等分析。结果 (1)现实亲密与网络亲密组被试的共有关系差异显著(t=2.118,P<0.05),现实亲密和网络亲密组被试的害羞程度存在差异显著(t=-2.180,P<0.05);(2)匿名性对害羞者网络亲密行为和网络拒绝行为造成了显著影响(x2=6.913,P=0.009)。虚拟性对害羞者网络亲密行为和网络拒绝行为造成了显著影响(x2=34.400,P<0.001)。结论 网络亲密关系与现实亲密关系两类人群在情感满意度、害羞程度、共有关系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害羞者在网络亲密关系的情感交流和亲密行为实施上会受到网络匿名性和网络虚拟性的影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