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乡土文化传承、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等功用,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随着乡村休闲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型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外来和内生文化资本的叠加作用下混合共生。借鉴文化资本的作用原理和分类方式,根据空间生成不同阶段的干预因素和作用特征,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识别为由具态化、物态化和制度化文化资本主导的生产型空间、生活型空间及组织型空间三种类型。在乡村旅游经济资本力量的驱动下,公共文化空间在更新过程中产生消费化、静态化和孤岛化等发展趋势。以湖南浏阳市农业休闲旅游型竹联村美丽屋场营建为例,分析三类公共文化空间物理场域和文化活动的存在特征,探究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过程中的空间复合化更新路径,进而提出弹性转化、多元化发展、整体式营建等更新策略,以期为其他类似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营建提供参考借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