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闲暇生活影响因素逐步判别分析

作者:郭亚文; 姜庆五; 罗春燕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5, 36(01): 34-36.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5.01.010

摘要

目的了解中学生闲暇生活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学生闲暇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区1 502名初、高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按知情同意原则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逐步判别分析中,分别以年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上网行为指数、社会支持指数、学习倦怠指数、学校氛围指数、自尊量表指数等7个因素为自变量,探讨与学习日的做作业、身体活动、看电视、上网等闲暇时间的关系、与非学习日做作业、补课、身体活动、看电视、上网等闲暇时间的关系、与睡眠时间、床上时间、睡眠效率的关系。同时,以这些闲暇时间为应变量,探讨与生活满意度、学习成绩的关系。闲暇时间包括做作业、身体活动、看电视、上网等时间,中学生在学习日分别为2.39,1.16,0.57,0.65 h,合计4.77 h;在非学习日分别为2.89,2.27,1.37,1.28,1.82 h,合计9.63 h。中学生闲暇时间与年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上网行为、社会支持、学习倦怠、学校氛围、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学校成绩评分等相关。结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闲暇生活受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学习习惯,营造健康的家庭、学校、社会氛围,对提高闲暇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单位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