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益肾祛瘀方在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祛瘀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E2 (PGE2)、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17 (IL-17)、白细胞介素-10 (IL-10)、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β-内啡肽(β-EP)、骨碱性磷酸酶(ALP)、护骨素(OPG)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PGE2、IL-10、IL-17、β-EP、D-D、RANK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PGE2、IL-17、D-D水平均降低(P<0.05),IL-10、β-EP、RANKL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PGE2、IL-17、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β-EP、RANK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ALP、O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ALP、OPG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79.31%(P<0.05)。结论:对于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手术联合益肾祛瘀方治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调节骨代谢指标,促进骨折修复,提高临床疗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