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在急性腹泻患者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常规病原菌检验流程对常见肠道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分离到的疑似大肠埃希菌采用多重PCR和单重PCR进行鉴定、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各型DEC进行18种常用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1 019例急性腹泻患者标本中分离到396株病原菌,其中DEC230株,分离率为22.6%,占所有分离菌株的58.1%,居病原菌首位。230株DEC中,ETEC占56.5%,EAEC占30.4%,EPEC占8.7%,STEC占0.4%,混合型DEC占0.9%,未发现EIEC。各型DEC全年均有检出,其中夏季(68月)分离率最高,达24.0%,患者主要分布在1945岁,男女检出率分别为21.8%和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C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49.3%,对头孢唑林、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6.4%、35.7%、30.9%,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低于15.0%,未出现亚胺培南耐药株。207株DEC中,产ESBLs菌株占41.1%,多重耐药菌株占44.9%。结论 DEC是本地区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原,是临床肠道感染中不可忽视的病原之一,尤其是同时携带多型别毒力基因菌株及产ESBLs菌株和多重耐药菌。长期持续监测其分布及耐药趋势,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绍兴第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