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可切除性判断标准的研究

作者:史讯; 曾蒙苏; 张志勇; 靳大勇; 楼文辉; 纪元
来源:中国临床医学, 2006, 13(3): 491-493.
DOI:10.3969/j.issn.1008-6358.2006.03.070

摘要

目的:探索16层螺旋CT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可切除性评价的方法,试提出新的评判标准,分析该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方法:搜集35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病例,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扫描后行CTA成像.术前根据胰周血管受累周径及长度拟定的新CT评判标准,采用1、2a、2b、3a、3b和4级共6个等级进行评判,并同手术结果对照.以不可切除作为阳性、可切除作为阴性,分别分析各等级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绘制ROC曲线.比较以2级及2a级作为可切除性判断标准的差异,分析肿块不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35例患者中,切除16例,另19例不可切除.与手术结果对照,以1级、2a、2b、3a和3b级作为可切除性判断标准,肿块不可切除的敏感性分别为80.1%、86.4%、69.5%、55.6%和45.2%.ROC曲线显示以2a级作为CT可切除性判断标准为最佳临界点.CT显示肠系膜上静脉出现"泪滴征"或胰周小静脉的扩张、侧支血管形成的共5例,其中仅有"泪滴征"1例能够切除.结论:新的CT评判标准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可切除性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2a级可以作为CT可切除性判断标准为最佳临界点.

  • 单位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