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代中国佛教在民族资本主义勃兴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机遇,佛教的开放性与流动性在城市空间中得以发挥,形成了与城市经济、生活、文化相融合的城市佛教。城市佛教团体在民族实业家加入信仰者队伍之后,产生了近代意义上的“居士佛教”,城市居士群体成为复兴佛教的中坚力量。大乘佛教伦理观为商业人士开展入世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商业发展对佛教的神圣性也有所侵蚀。城市佛教寺院热衷于举办经忏佛事,产生了佛教俗化的危机;居士团体的兴盛改变了传统僧俗关系中的权力模式,出现“俗尊僧卑”的现象,也考验着佛教主体“僧众”的权威。

  • 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