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辛亥革命后随着大批留学生回国和中外学术交往的深入,在北京出版了多种英文学刊,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界对它们均未有系统研究。本文作为首次尝试,在全面梳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评述了三份主要刊物《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辅仁英文学志》《燕京社会学界》的创办过程、作者队伍和主要内容。这些英文学刊见证了中国传统学术如文学、史学、哲学的国际化,也见证了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新兴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和繁荣,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载体。这些刊物曾拥有一批学术精良、英语熟练的优秀作者,但很多长期被学界淡忘,即使是一些知名人物,他们的英文文章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选取各个学科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为例,揭示留学生群体对于知识迁移和近代中国学术现代化的贡献。这三份英文学刊的创办不晚于同类的中文期刊,但更具有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北京的学术中心地位。考虑到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国内国际环境,做到这一点就更显得可贵。这些学刊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为当今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一、如何直接用英文的学术话语来表述中国的政治、社会、历史和文化;二、如何将优秀的中文学术成果翻译成英文,扩大其学术影响力;三、如何创办中国特色的英文刊物,使之真正具有学术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

  • 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