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氯沙坦与羟苯磺酸钙联合针刺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门诊及病房无微血管病变的早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氯沙坦)+降糖(二甲双胍)+羟苯磺酸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8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管舒缩张因子[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浓度及其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并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 P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治疗后两组的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FBG、2h PG、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DBP、ET-1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BP、DBP、ET-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D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O、F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AEs),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皮疹、干咳等,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在早期未发生微血管病变的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降糖、降压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能很好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