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近四十年来,我国基于刑法"共同犯罪"一节展开的学术讨论,先后存在着以下四种范式:(1)"分工分类/作用分类";(2)"限制的正犯概念/扩张的正犯概念";(3)"区分制/单一制";(4)"共同归责/单独归责"。立足于归责视角的讨论范式在出发点上相对合理,但在落脚点上对我国刑法"共同犯罪"节的体系归属产生"误判"。不论是从我国刑法第25条以下的规定还是从学说体系的缜密程度而言,采取单独归责模式(单一正犯体系)均能够为犯罪参与的认定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