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异丙酚三种用药方式在肥胖症患者的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探讨异丙酚最佳用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90例,年龄18~50岁,体重质量指数(BMI)>35 kg/m2,ASA分级Ⅰ~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30),三组患者均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A组2 min后给予异丙酚2 mg/kg;B组在给于舒芬太尼的同时给于异丙酚1 mg/kg,2 min后追加1 mg/kg;C组给予舒芬太尼同时使用靶控输注(TCI)泵维持异丙酚血浆靶浓度(Cpt)2.5μg/mL;三组均待患者入睡且睫毛反射消失后置入鼻咽通气道,由麻醉医师托起患者下颌待呼吸平稳后开始手术;若手术开始时或后续操作中有明显体动则追加异丙酚0.5 mg/kg。记录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睁眼时(T2)的心率(HR)。呛咳的例数、明显呼吸抑制的例数、停止操作的例数、Ramsay镇静评分,开始时间(麻醉开始到胃镜操作开始的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认知力恢复时间和异丙酚用量(mg/kg)。结果 A组和C组T1时点相较于T0的HR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HR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相较于A、C两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A组相较于B、C两组术中呛咳和停止操作的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A组相较于B、C两组术中Ramsay镇静评分明显较低(P<0.05); B组相较于A组和C组的开始时间(min)、睁眼时间(min)、定向力恢复时间(min)、认知恢复时间(min)明显较短(P<0.05);B组相较于A组和C组用药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肥胖症患者的无痛胃镜检查中最佳的麻醉用药方式为分次给药。